17378331955
首页 > 资讯

资讯

【课题100】2023年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研究生展】作品欣赏

发布日期:2023-05-23来源:课题100

/首饰艺术研究/

Jewelry Design Research

首饰设计方向深入当代首饰文化的研究,将首饰理解为一种流动的阐释结构,依据其所提出或试图提出的问题来界定自身,经由首饰本身的语言结构投射出人与社会的关系状况。并将“首饰”作为话题和方法,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对首饰内部及外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考察,以此为路径探求差异化的认识和想象的潜力。教学宗旨在于培养学生善于超越偏见与迷信,具有批判与独立的思辩能力;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审美品位、建立独特设计理念之同时,在宽泛而精良的工艺实   践氛围中帮助学生获得自由表达、设计的能力。

—————————————————————————————————————————————————————————————————————————————————————————————————————




01

《环形废墟》

作者/孙嘉艺

导师组/滕菲教授、张凡副教授、李湜研究员(外聘)


创作以本人所撰写的同名虚构小说《环形废墟》为背景,并以《沙器》、《时间模型》、《剧场》三个主要部分,呈现了故事中关于生命与时间的第一人称体验。

三个部分的作品均提取自小说中的物像,并基于物像背后的隐喻进行作品整体的场景式构建。通过物体形状、材质等元素的相互呼应,实现在同一场域中彼此的观照,共同表现生命所赋予时间的感性状态。


02

《母体机器》


作者/王涵

导师组/滕菲教授、张凡副教授、李湜研究员(外聘)


如今我们的感官被机械、人工智能包裹着,人的身体与机器的边界逐渐模糊。作品借“母体”隐喻当下被技术与信息包裹的环境,机器孕育、塑造人类。作为母体机器的“孩子”,每位观者通过增强现实的首饰佩戴被赋予了身份。作品中母体机器的碎片以首饰的方式显现,人类身体行为及现实环境数据信息实时影响屏幕内首饰的变化。这是技术的规训,又是真实世界的表达,作品探讨当下技术环境中人们游离于二者之间的纠缠。



03

《适婚青年邢一琳》


作者/邢一琳

导师组/滕菲教授、张凡副教授、李湜研究员(外聘)



二十八,一个适婚的年龄,我与男友还未决定走进婚姻。都说不想结婚生孩子的人最适合步入婚姻,因为他们深知这份责任的不易,结婚率生育率日益低下,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年轻人更理智,对独自生活更加自信,所以在二人进入婚姻时会权衡婚前婚后自己的利益变化,但生活中算好的数字一定是随时在变的,且感情因素不好定量,所以即便准备好一切,仍是需要一股冲动的勇气去进入人生的下一阶段,那么婚姻关系又在人的一生中居于怎样的定位?


04

《如镜》


作者/张亦伦

导师组/滕菲教授、张凡副教授、李湜研究员(外聘)


作者选取风凌石为对象,模拟再现出其“双生体”,意图给观者带来视觉的新鲜感与心理的满足感。世界上没有两条相同的河流——将首饰置于同样具有“双生形式感”的如同流淌着的河流的书中,展现如镜般“双生”的魅力。“双生”亦可作为一种视觉修辞,将这种看似意外的特殊视觉形式实现为艺术语言的有意与必然。



/智能科技与可穿戴设计/


Wearable AI Technology Design Study

智能科技与可穿戴设计研究是基于人工智能化时代工业发展的新生态——机器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而产生的跨艺术与科技的新学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科技正在改变人类未来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帮助人类有智慧地用最小的能源去创造最大的价值。“智能化”产品和设计(媒体,产品,建筑)在迅速地改变社会,生产与生存。可穿戴与智能科技设计研究将着重研究如何运用智能科技,赋予服装对内(身体)和外(社会)超强的感知和交流能力。时装是人的皮肤,不再是仅仅是用来保护和装饰肉体,身体将通过可穿戴智能时尚与外部世界交流,服装的功能不再单一化:她可以根据人的指令,既可以封闭又可以“敞开”。她可以是人体器官的延伸,借助“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完成其它器官无法承担的大小工作,比如:远程感知与情感交流。

—————————————————————————————————————————————————————————————————————————————————————————————————————



01

《错位》


作者/晋长毅

导师组/陈小文教授、吕越教授、滕菲教授、ClivevanHeerden教授(外聘)、邓天绪(外聘)


知觉经验的背后蕴含着人内心隐秘的情感,其中,触觉是具备较强普适性的情感记忆。触觉的错位,亦是主体性的错位。《错位》旨在营造两人的触觉错位体验。两位穿戴者身处不同的空间,但他们的触觉感应设备会根据身体数据变化而产生远程互动,借助自己身体去感知他人经历。作品中的盔甲失去原有的防卫功能,转为入侵式的刑具,对身体痛感的再现、体会、理解,使身处不同空间的个体实现情感连接,穿戴者在感知他人触知体验的同时,可更为清晰地意识到自身的生命存在。



02

《对岸》


作者/张晓芳

导师组/滕菲教授、陈小文教授、吕越教授、 ClivevanHeerden教授(外聘)、邓天绪教授(外聘)




《对岸》对比了真实与虚拟交错的冗杂感官体验,将身体借由可穿戴媒介与其链接,形成真实与虚拟场景并置的身体感应交互空间,试图对日常生活场景进行诗意呈现。当身体接触穿戴设备时即可触发影像动态与气囊装置“呼吸”状态。屏幕中反馈到视觉的植物飘动形态结合气囊产生的植物声音“错觉”,意在营造“眼见为虚,耳听为实”的氛围,生成模糊虚拟与真实界限的体验场景。作品用思辨艺术的方式讨论可穿戴科技与影像对日常记录本质以及对身体感知形式的变革。某一单义的媒介是否能延伸我们身体的感受?日常生活的真实与虚拟的界限是否在逐渐模糊...?


03

《身体规训》


作者/杨睿卓

导师组/陈小文教授、滕菲教授、吕越教授、ClivevanHeerden教授(外聘)、邓天绪教授(外聘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提及,“媒介是人身体的延伸,但同时也让身体截肢。”可穿戴设备作为媒介,是新型技术的“牢笼”,是对身体的规训。因为对技术的依赖成瘾,麻痹了人们对自我截肢的痛苦,最终忽略了对自身的身体感知。作品通过在穿戴过程中身体活动的各种受限制唤起佩戴者的感知能力,体会到技术牢笼的规训。三件作品分别是肢体的“束缚”、行走的“尺度”和头部的“平衡”。作品“束缚”中,佩戴者肢体相对静止时带子缓慢释放,当佩戴者手脚产生动作则会迅速回收,并在拉扯中向四肢施加力。作品“尺度“中,佩戴者在行走过程中腿部受到限制,需有大幅度的手部动作才能释放双腿,但此时展开的机械结构会妨碍人的活动空间。作品“平衡”中,佩戴者需维持头部的平衡,否则会启动顶部的喷水装置。



/时装艺术研究/


Fashion Design Research

时装是一个快速流转且高度多样化的国际性实践,同时,时尚也帮助人们对于理解自身文化价值观提供了历史性与社会性的重要意义。时装设计方向立足时尚语境与服装艺术本体,旨在培养关注人类生活与文化方式时代进程的创作者。在艺术语言上,将服装理解为一种将生活方式形态化的文化传输媒介,挖掘自身与时代的对应与潜质,在世界更迭变革的背景下以服装艺术语言去探索未来生活的优化可能。并在社会语境下,呼应社会价值与人文观念的价值创造者,及具有广阔视野与合作精神的时代开拓者。


—————————————————————————————————————————————————————————————————————————————————————————————————————


01

《同胚》


作者/邓鹤

导师组/吕越教授、强勇教授、李宁副教授


作者尝试寻求一种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思考的新角度。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服装无论如何改变,都始终围绕着身体的空间展开。将不同时期传统服装裁片并置,将服装由三维向二维展开后,可以得到纯粹的线与面,而传统文化的包容并蓄与谦逊就体现在这微妙的变化之中。再通过对于二维裁片的重塑,形成全新的、围绕身体的空间。



02

《记忆的形状》


作者/赫然

导师组/吕越教授、强勇教授、李宁副教授



此次作品《记忆的形状》从秀场视角入手,在研究中首先聚焦于时装艺术中的Unwearable Art,专注于探索服装作为一种艺术媒介的可能性。灵感源于我对自身成长路径流变、个人与集体的身份认同等问题的关注与思考,记忆和形状本就是对立的,抽象与具象的矛盾,记忆承载着经历、情感、长久以来凝结成历史与文化,并影响着个人的发展 我将视角置于童年成长的城市之中,将北方城市独有的冰晶元素放大,特有的自然气候与环境给予其千姿百态的裂变形状和不确定性,也映射了个人与群体成长与发展的多样性。描摹微观视角下的自然环境,用冰晶、冰河、冰雕、植物、光影等为概念元素,借用身体将抽象的记忆描摹出具体的形状。在秀场中所承担“不可穿服装”的载体就变成了集艺术性概念、实验性材料、非功能性需求等多要素的综合艺术形式。希望通过我的作品来展现服装的多元化表达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文化性,艺术性和对于时装设计领域的边界拓宽的重要性。


03

《七日》


作者/庾晨溪

导师组/吕越教授、强勇教授、李宁副教授



以时代洪流下的处境为出发点,在大环境下产生时间感的迷失,体验到生活在短期性的轮回中度过,并从过程艺术中提取观念。七日代表一周下的循环,逐渐叠加递进,环环相扣首位呼应。所有的东西都由一针一线组成,这个过程当中代表了时间的无尽与迷乱,也同时应对了过程的一个煎熬,又或者是积累目标的方式,而这样重复性的行为就是我在相应时代下体验最深的东西。



/设计批评与策展研究/


Design Criticism & Curatorial Studies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变革和加速,设计与经济、生活、社会和文化的融合发展正在呈现复杂的多样性形态,设计批评与设计策展以独特的视野、方法论和策略机制对设计介入经济社会建设的多维可能性、目标和价值进行评价和反思,进一步修正设计发展的路径和方式。


本学科研究方向以中国快速变革的经济与社会现实为基础,充分理解并融入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需求,在产业融合研究,社会创新发展研究以及商业价值创造研究三个维度形成中央美术学院设计批评与策展研究的专业特色和学术地位,以及实际的研究作用和价值。推动设计批评、策展与公共问题、社会机制和城市发展的广泛融合创新,从而创新设计发展的规律、方法和系统。


——————————————————————————————————————————————————————————————————————————————


01

《庇护所》


作者/王雅琳

导师组/宋协伟教授、方振宁教授(外聘专家)、SarahTeasley 教授(外聘)





《庇护所》虚拟展览运用人群、光影、影像和交互装置、沉浸式景观场域等多种媒介,表演、干预和事件等展演方式。眼泪作为一种人类原初、本能的通用语言和联结方式,一同哭泣常被视为在共情中看见他者面容的行为。眼泪也是人类身体自造的最小单位的庇护所。眼泪也贯穿于我们生命始终,从出生时啼哭,亲历生命转折等拐点时哭泣,到婚礼时喜极而泣,再到葬礼时悲泣,以此梳理策展线索从场域气氛设计到生成事件建构情境。同时本次展览主要以人群裹挟、流动、聚散和区隔作为空间叙事线索,《庇护所》企图以构建“落泪仪式”的方式构建起庇护所,哭泣、流泪作为个体重返平静的群体仪式,以哭泣、流泪弥合疏离,主张自我关怀到集体关怀再到相互依存。《庇护所》尝试借助于物质性的身体劳动即哭泣和流泪,以行动建造一段属于自己与社会介入的话语关系,使我们从思想回到身体,回归生命内在联系的生存状态和相互依存的生存方式。



02

《绿色的形状: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


作者/陈品彤

导师组/宋协伟教授、方振宁教授(外聘专家)、SarahTeasley 教授(外聘专家)


可持续设计旨在通过巧妙的敏感设计消除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该项目是为当代的几个以可持续为设计主旨的艺术家打造的一个可持续生态空间展览,展览探讨了设计如何重新思考我们生产和消费的方式。浪费时代揭露了我们的“索取、制造和浪费”经济,它已经造成了环境危机。参展艺术家通过不同的媒介来阐释生态和人之间存在的某种关联,将可持续理念纳入纤维艺术创作,与植物合作创造不同领域的艺术作品,也对全球气候危机作出隐隐回应。它揭示了有远见的设计师们正在将废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并开发新材料和系统以减少废物及其对我们生态环境的影响。



03

《我们如何叙述世界》


作者/何婉莹

导师组/宋协伟教授、方振宁教授(外聘专家)、Sarah Teasley教授(外聘)



“我们如何叙述世界”试图以“策展性”与知识生产作为方法,建立一个在具体微观语境中叙事的策展系统。展览由三部分组成,墙面由24张有关痕迹的摄影图像拼贴而成,桌面有26块从各处收集来的石头与贝壳,以及一本带有具象诗的档案手册。


作品源于一块从溪边捡到的工业石块。石块从城市建筑回到自然,又几经辗转来到美术馆。作者认为,以痕迹与石头所代表的“物”,在向我们陈述事实或者叙述故事。我们处于一个混杂而流动的世界中,展览希望让日常物可见,让流动可见,让我们在关注世界的同时,回归到具体的观察。



04

《欧帕兹2023》


作者/孙溥键

导师组/宋协伟教授、方振宁教授(外聘专家)、SarahTeasley 教授(外聘专家)



“欧帕兹”一词英文为“OOPArts(Out Of Place Artifacts),意为在不寻常或不可能的位置或时间发现的古物。

欧帕兹影像修复事务所是成立于1996年的一家胶片修复工作室。主要业务内容为修复深度划痕、残损或存放不当而导致发霉的胶卷底片,这些底片基本均已无法看清其中的内容。由于胶卷材质的特殊性导致了这些照片基本无法再造。

欧帕兹影像修复事务所的修复方法是通过邮寄专用录音磁带,由客户亲自录制。录制内容需要以关键词形式口述胶卷底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穿着、动作、环境等信息。录制完成后寄回欧帕兹修复。最终修复的底片将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呈现。欧帕兹事务所的修复技术至今仍然未解,有人猜测是手绘,有人猜测是拼贴,还有人猜测是不属于那个时代的技术。

2022年,策展人于北京某旧货市场发现了欧帕兹修复事务所的内部已修复底片资料。全部资料经过整理和再设计后统一进行展出。


05

《逻各斯之外》


作者/刘栗

导师组/宋协伟教授、邱志杰教授、方振宁教授(外聘专家)


逻各斯(logos)源自希腊语“词语”一词,经过解构主义的解读,扩展成为某种结构中占据统治地位一方的统称。在符号圈体系中,逻各斯及其统辖下的概念占据统治地位,处于中心位置,而与之相对的感受、现象、自然、动物、女性等则成为“他者”。其中气候和生态问题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调,而更深的哲学根源则在于逻各斯中心主义。气候小说作为人类世生态批评话语体系建构的重要内容,促进人们认清了人类世现实,体验人类世困境,塑造人类世思维和新的人类世价值观。本次展览以去人类中心主义为议题,结合气候小说的内容生成性和文学批判性,探讨未来弹性策展模式的生成性表达方式。


/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


Research on Design History and Theory

任何一门重要而又成熟的学科,都有对自身历史的梳理,有对自身专业理论的关注,设计学也不例外。对于设计学科来说,设计的历史与理论的研究,是构成其学科体系的重要柱石。

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主要围绕设计的观念与方法、设计作品和风格流派、设计现象、设计师与设计团体等,展开设计学科内部及其与复杂的相关语境之间的历史和理论关系的探讨。这个研究方向在中央美术学院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相关的教师和学者在这个领域出版了许多重要的研究专著和论文,业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学术研究重镇。

所以,在研究生层面继续这个方向的研究和招生,不但有助于中央美术学院健全设计学科的学术体系,有助于保持和发扬学校在这一学术领域的优势地位,对于全国的设计史论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


01

《出行的政治:新中国汽车设计的历史与视觉建构(1949年-2009年)》


作者/于明慧

导师组/周博教授、韩涛教授、郑岩教授




汽车是最符合现代性标准的机器造物之一,它几乎统合了现代人谋求平权、身体消费和技术崇拜的种种出路。中国在2009年前后基本迈入汽车家庭的社会阶段:在一方面,汽车作为机动媒介实现了技术民主化;在另一方面,汽车和道路同样也成为集中制的媒介。由此,回望60年来中国汽车设计与文化建构之线索,是摆脱当代汽车社会困境、修正汽车设计伦理、重建出行创新样态的必行之举。本文围绕“出行的政治”这一核心视角将新中国汽车设计重释为速度政治、视觉政治、空间政治三条线索。尽管这60年间的真正意义上的汽车设计之脉搏十分微弱,但设计实例们不可否认地串联了汽车社会建构过程的隐线。由此塑造的新中国汽车视觉文化具有区别于西方国家的特殊表征与内在逻辑,最终形成了不同于美国“游牧民”的中国汽车社会的“市民”形象。



02

《沃利·奥林斯企业形象和品牌设计思想研究(1978 - 2014)》


作者/张奕晨

导师组/周博教授、韩涛教授、郑岩教授



在现有的设计史文本中,设计史学家并没有提供太多对企业形象历史的理解和其它层面的关注。因此本文以英国企业形象设计领域的代表人物沃利·奥林斯作为研究对象,围绕其关于企业形象识别和品牌设计思想的个案研究。在本文的研究和写作中,将其学术和实践生涯以时间轴划分为三个阶段,始终关注奥林斯有关企业形象设计实践的总体设计观和阶段性的设计观点。通过梳理和分析文献,关注其如何建构起关于企业形象识别和品牌设计的观点,对上述问题的回应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构成了本研究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03

《模式、器型、空间:中国革命与历史博物馆的公共展示机制研究(1959-2003)》


作者/杨洁

导师组/韩涛教授、周博教授、郑岩教授



本文以1959至2003年的中国革命与历史博物馆作为研究对象,从国家身份的公共展示模式、国家形象的公共展示器型、国家文化的公共展示陈列三种视角,探讨中国革命与历史博物馆这段时期公共展示机制的建构、发展与特征。中国革命与历史博物馆的公共展示机制主要由模式、器型与陈列三种要素构成,这三要素分别针对于身份象征、物质载体和文化内涵三个层面,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国家文化公共展示结构。通过研究中国革命与历史博物馆公共展示机制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过程,从而明确中国革命与历史博物馆社会主义身份象征,理解其空间生产方式的必要性和物质载体呈现的创新性,明白其文化内容层次的多样性和展览陈列方式的叙事性。



/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研究/


Basic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Art design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如何运用艺术与设计的综合思考与专业实践的方式,训练、提升在该领域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见解与判断趋势的学术能力。

硕士研究生的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研究,强调在认识现代艺术与现代设计的特性之上研究基础性课程体系,重视学理之间的衔接关系,强化以缜密的逻辑介入课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在研究、实践、思维方式上的素质培养。要求学生树立温故求新的研究意识与独立的探索精神,并使这种意识成为一种在学术领域中自觉的价值取向与自我评判标准。研究重点放在基础性问题研究,用自身梳理出的逻辑方法,对整体的学术架构进行深入地探讨。最终使学生逐步搭建起自主的认知体系,使该领域在未来的研究方面能继续不断推进。



—————————————————————————————————————————————————————————————————————————————————————

01

《生命场》


作者/林子歆

导师组/强勇教授、张欣荣教授、孙子唯教授、傅爱臣副教授


拥抱、言语、光、母乳的味道、 甜味,是生命初次脱去胎衣后与世界的第一次接触。此后,人便穿上了衣服,住进了房子,注视着屏幕......身体经验的重复导致感知方式的单一,唤醒和守护儿童的感知能力则是艺术介入后的重要功能。

基于个人生命感知课程的实践数据,甜剂从视、听、嗅、味、触觉全方面调动着人类动能,同时对于“糖”的记忆联想通常与多巴胺紧密相接,是生命对于“愉悦”的感知偏爱。由糖的形态离散重组,炙热、碎裂、黏腻、无限次数的黏合、复原完好如初,最终形成糖的新形态。从功能物转变为叙事物,视角的转变也示意感官的扩张会带来更愉悦的经验、知觉更新。

结合课程实践应用及前人经验,就发展阶段的儿童而言,用切实的身体与人造物、与自然的交流,是极具精神意义的感知体验。“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道出人的本性,道与教的关系。在感官体验、教育渠道众多的今天,在儿童感知力发展的阶段,应当引导儿童探知自我、探索万物。因此,摸索可应用的教育渠道,夯实感知的基因池,构建丰盛饱满的生命场。


02

《7#模拟空间》


作者/颜聪聪

导师组/张欣荣教授、强勇教授、孙子唯教授、傅爱臣副教授


赫伊津哈给游戏下这样的定义:“游戏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活动,游戏呈现明显的秩序,遵循广泛接受的规则,没有时势的必需和物质的功利。游戏的情绪是欢天喜地、热情高涨的,随情景而定,或神圣,或喜庆。”人类天生是“游戏之人”,“游戏的本能”有助于知识的获取。

 根据游戏工委发布的《游戏产业舆情生态报告》可知,游戏早已摆脱娱乐产品的单一属性,游戏化理念介入高等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模式,强调学生动机重启、构建多维思维,利于教学方式开放优化。保持“玩家”的心态,“游戏”、“艺术”、“教育”贯穿生命历程始终,不断突破旧秩序规则…


03

《Beix-去石宝山!》


作者/杨丹霞

导师组/强勇教授、张欣荣教授、孙子唯教授、傅爱臣副教授


基于民族地区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传续民族文化的思维模型以剑川县石宝山歌会为教学案例,利用白族语言和歌曲曲调本体句式、韵类和调类对图形进行说明,从符号学视角将其所体现的精神和文化内涵以图形化语言的方式呈现,是传统民族文化在当下社会的图形化视觉实验,并梳理其民族文化脉络,即生活习惯、风俗观念、信仰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生产技术等,也希望以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将民族文化融入艺术设计中,也是对乡土文化的再思考、再生产。



04

《见感知来——探索视觉思维的轨迹》


作者/邹赟

导师组/张欣荣教授、强勇教授、孙子唯教授、傅爱臣副教授



“见感知来——探索视觉思维的轨迹”是基于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视觉思维理论而形成的设计作品,通过该理论中的直接知觉能力与意象能力,探索视觉思维中“感知”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轨迹。


视觉思维复合型架构是探索专业基础课程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动机、方法、模式、价值四个关键节点进行可视化,明晰视觉图像“感知”的信息密度、历史跨度、思维深度。


基于理论模型的创新拓展是探索专业基础课程的革新方法,以《视觉语法》与《什么是艺术》为灵感来源,借用“圆”的演变“感知”视觉思维的深化和拓展。


基于理论模型的实践应用是探索专业基础课程的必要路径,以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专业基础课程中,本科一年级同学作为实验群体。在收集实践数据、访谈问卷以及课程创作的基础上,研判并剖析视觉思维中直接知觉能力与意象能力的具体性问题,力图更精准地进行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实践,全方位突出学生从感知到意象表达结合的创造性表现,从而为培育艺术设计综合型人才的视觉素养奠定基础。


/造型学科基础部/



2023届研究生同学们即将毕业了,从2021年到现在,造型学科基础部这8位研究生同学经历了线上线下的教学,度过了虽有各种不确定却也充实,又充满希望的三年时光。

今天,我们迎来你们毕业的日子,期待你们三年磨砺的成果,祝贺你们在毕业展上的精彩亮相!和你们共同收获这份面向未来生活的兴奋和艺术创作的别样精彩。祝福你们开启新的艺术和人生征程!正值105岁华诞的母校为2023届的你们骄傲!



造型学科基础部主任 白晓刚

2023年4月

—————————————————————————————————————————————————————————————————————————————————————



20230523_093559_334.jpg

马佳迪《倦鸟知还》200x130cm 布面油画 导师:张路江


刘芷瑞《我的2020-2022》组画 尺寸可变 布面油画 

导师:叶南


刘芷瑞《我的2020-2022》 组画 40x40cm 布面油画 

导师:叶南


刘芷瑞《我的2020-2022》 组画 50x60cm 布面油画 

导师:叶南


刘芷瑞《我的2020-2022》 组画 40x40cm布面油画 

导师:叶南


曾文昊《车站系列一》 布面油画 80X80 cm 导师:李荣林


董得伦《煤矿工人郭兴怀》160x160cm 油面 导师:袁元


曾文昊《车站系列三》 布面油画 110x120cm 导师:李荣林


曾文昊《车站系列二》 布面油画 90x100cm 导师:李荣林


蔡宇玲《海边的一天》组面1布面油画 150x200cm 导师:贺羽


刘益彤《她》综合材料 180x180cm 导师:陈曦


蔡宇玲《海边的一天》组画2布面油画 150x150cm 导师:贺羽


吴路潮《繁华一梦-虚境》 综合材料 尺寸不等 导师:陈曦


吴路潮《繁华一梦--虚境1》综合材料 100x100cm 导师:陈曦


张思皖《游泳课》油画 180x90cm导师:余陈

张思皖《游泳课》油画 40x40cm 导师:余陈



/壁画系/



临近毕业之际,我代表壁画系全体教师向大家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壁画作为面向公众的艺术形式正经历着新时代的洗礼。我们壁画系在国家一些重要的纪念场所、公共交通项目、助力乡村振兴以及新版人民币绘制工作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历届毕业生在公共艺术、美术教育及个人艺术创作领域崭露头角,充分展现着我们壁画教学的多元综合优势。

作为壁画系主任和研究生导师,我想向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同学们传达一些心里话。在这个开放包容的多元化时代,我们要求未来的壁画艺术家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和创作方式。即使离开了校园,也要始终秉承不断学习、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始终保持对艺术、对生活的热情和敏感,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探索创新、追求卓越!共同谱写壁画艺术的辉煌篇章!

祝你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前程似锦、不负韶华!


——壁画系主任  唐晖



—————————————————————————————————————————————————————————————————————————————————————


李广杰 《出岫》综合材料、丙烯 180x180cm


吴扬《九五年三月的梦》纸本水墨 122x52cm/82x62cm/45x30cmx5



孙致伟 《放空 放空》系列


蒙泽 《人类纪》 布面色粉 140x190cm


闫先科《人·遇》树脂浮雕着色、木、土等综合材料尺寸可变 (整组单体最长边约120cm)


王康《万籁和鸣》铝板装裱数字绘画 尺寸可变


陈诗卉 《久久》 树脂为主的综合材料 14x52cm


韩嘉琦《进化成更好的人》油画棒,锡纸等综合材料155x45cmx3






王旭东《柳图》麻纸设⾊ 尺寸多幅可变


胡泊 《琴坊》


张丰一 《Liliannna》 综合材料  260x180cm


张青《XSC1-40》综合材料 175x175cm


田芳芳《凝视墟尘系列》综合材料+AR技术  370x360cm


谢昊 《Carrer de Montcada-1》(沿蒙卡达街)、《Carrer de Montcada-2》、《Paseo del Prado》(普拉多大道)、《太古里F1》 (从左至右)


蒋瀚锐 《澄怀·生息》木板重彩 尺寸不定



董阔 《乐夏》  工笔重彩 综合材料 190x290cm


赵旭格 《囤ER》系列雕塑 青铜、不锈钢、木、铝 尺寸不一


安夏君 《温暖的抱抱》 油画 羊皮 木头 麻绳


王钰淇 《前夜》玻璃镶嵌 270x250cm


高诗瑶《流转》坦培拉、木板、综合材料  122x119cm


李梓《一次6分39秒的凝望》纸本水墨,视频投影 15x20cmx70


曹译《海之诗》纸本素描、石墨 100x200cm


王克英《暗格》布面油画 丙烯 230x190cm


吴铭东《错落》木板上综合材料 15x150cm不等


刘超《彼岸会所之来访者》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基础部

中央美院壁画系